Climate change

氣候變遷的原因,不是只有二氧化碳、石化燃料,是人類過度使用能源。

能量守恆,能量不會被「消費」掉,只是利用能量的過程,把「有用」的能量轉化成「沒用」的能量。

當宇宙充滿沒用(亦即沒有方向性、無法流動)的能量,宇宙每一個地方的能量密度都一樣時,宇宙就停止有效的能量活動,所有「生命」也不復存在,可以說是宇宙演化的終點。

前提當然是我們同意,廣義的生命是能量改變形式的過程。

後記

費曼在他的書中直接指出,沒有人知道能量為什麼守恆,只知道能量守恆在所有已知系統都成立,而且每次有人發現計算有問題,第一個被質疑不成立的就是能量守恆,但是能量守恆定律依然屹立不移。

第一次發現微中子的實驗,中子衰變成電子+質子+反微中子,當初因為看不到不帶電的微中子,當事人就宣稱發現能量不守恆的實驗證據。包利 Pauli 就直言一定是有新粒子帶走「不守恆」的能量,還命名微中子,最後也被實驗證實。

其實,沒有微中子,不但能量不守恆,角動量也不守恆,問題更大。我們知道角動量為什麼守恆,但是不知道能量為什麼守恆,如果角動量不守恆,撼動的是整個動量守恆定律,也就是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倡議能量不守恆的人,只能說野心大過天。

量子力學 用三維的眼睛看高維的宇宙

量子力學 用三維的眼睛看高維的宇宙

    量子力學的發跡與遠景 交大物理所   高文芳 摘要 2005 年已被物理界訂為國際物理年,旨在紀念愛因斯坦於 1905 年,寫下近代物理史上最重要的一頁。由於愛因斯坦反對以波耳  ( Bohr)  為首所主張,世稱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詮釋法則,遂引發兩造持續近 3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