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是什麼
陽光或高能粒子等能量照射地球時,每經過一個介面都會有部分反射、部分折射、部分被氣體或被照射物吸收,一部分折射進入大氣層的能量,照射大地也會有一部分被地表、綠色植物吸收,一部分反射回大氣,往外反射的能量,每經過一次介面,一樣會有部分反射、部分折射、部分被吸收,過程非常複雜,但是最後會達成平衡,至少太陽、大氣、地表所有成員都會試圖達成一個平衡狀態,只是改變速度如果太快,平衡狀態可能就變成一直在追逐的夢想。
輻射到地面的太陽能量功率,大約每平方公里1GW,也就是每平方公里的能量功率大約是一個新型核分裂核能機組的功率。
如果沒有人類製造機器使用這些能量,地球大氣溫度會和數千年前的生態平衡類似,動植物各取所需,達成一種平衡狀態,這種狀態應該維持好幾十億年,假設之前沒有其他像人類一樣的科技文明存在的話。
人類發明機器、燃燒樹木、使用化石燃料、甚至利用核能技術改變物質元素組成,這些過程每一步都在擷取儲存在地表下的能量,挖礦石、組裝機器,每一個步驟都是在破壞原本的平衡,也同時改變大氣分子的組成與組合,讓反射、折射、吸收的比例發生重大、快速改變。
光電、風電、自然釋放的地熱等科技的機械製作過程非常繁複,過程除了挖礦石、燒熔、組裝,本身就製造很多廢熱、廢棄物,也會和使用任何能源一樣製造廢熱,使用光電、風電、自然地熱的過程,只是比化石燃料「乾淨」一點,其實人類使用這些能源太多、太快速,整個地球的熱平衡無法快速反應,一樣不是綠色能源或再生能源,一樣會「危及」地球的生態平衡。
危及主要是指危及人類。很多移動速度緩慢的生物,看起來早就不行了。
太陽能電板擋住原本被陽光直照的大地與綠色植披、風機會影響原本地表氣體的流動(就是風),這些林林種種的影響,很難評估。人類也是發現看起來已經失控才發現問題。
不是自然釋放的地熱,而是從地表強挖釋放的地熱,和使用化石燃料沒有兩樣。
疫情期間,人類不敢活動,國際太空站拍到地球開始緩慢恢復綠意。2008金融風暴,大家擔心活不下去,減少不必要的活動,我們社區的停車場真的變成停車場,車子好幾個月都維持原狀,我第一次發現上下班尖峰時段,搭園區公車去學校的路上,幾乎都沒有車,一路順暢。
那一次,我就跟學生說,這段時間你父母沒做的事就是多餘的,和生存無關的事,不做還是活得好好的,多做的都是多餘的。
不是自然釋放的能量,只要人為介入,都是人類在製造問題,太陽就給我們每平方公里1GW的能量,這是給地球所有生態成員共同使用的能量,我們應該用多少、用多快是一門學問,我認為沒有人知道。
造物主的恩慈
使用化石燃料和核分裂是兩個完全不同等級的問題。宇宙一開始幾乎都是以光速前進的輻射能量,造物主花了不到三分鐘讓部分能量轉化成帶有質量、移動困難的化學元素(早期主要是質子和中子,和由其組成的氫、氦和微量鋰),這個動作讓宇宙開始有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再經由數億年的演化,第一代恆星死亡後才有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統。太陽、地球,地球的生命,造物主大約花了100億年才完成。
但是人類消耗能量的速度實在太過驚人,也越來越「高明」。